何为幸福的人生?
网上有这样一句话:大部分人口中的幸福,不过是各自时代背景下,所反映的社会现象而已。
确实是这样,21世纪的现代,人们甘愿消耗自己的身体,追求房子、车子,追逐钱财和名利,觉得有钱才是幸福;
而在几十年前,吃饱饭就是幸福;
到了战争年代,活着就是幸福。
那么,何为真正的幸福呢?
在我看来,幸福的人生既通透的人生。
通透即自知、自省、自明。过着简单的人生,看清自己的欲望、了解自己应该怎样过活这一生。
自知、舍得、破局,学会这三种思维,过通透的人生。
自知思维
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:人贵有自知之明。
关于自知之明,倪萍是这样解读的。
她在 《姥姥语录》中有说:人最值钱的就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,没个分量你往大秤上站站试试?那个秤砣儿动都不动。
掂量清楚自己几斤几两,才不会在社会这杆大秤上,迷失自己,失去那个专属自己的秤砣。
知道自己的能力,才会找到适配自己的岗位;了解自己的性格,才能在社会熔炉中游刃有余;清楚自己的所为,才不会在他人的吹捧中迷失。
之前在朋友动态中流传过北大毕业生的故事:这位毕业生,成功面试到华为上班。
结果他刚进公司觉得公司的战略有问题,便洋洋洒洒写了万言书,发给了任正非。
任正非看到后,直接批复回信到:此人如果有精神病,建议送到医院治疗,如果没有,建议辞退。
这个毕业生错就错在不清楚自己的位置,不清楚自己的分量。
刚上班的新员工在没有详细了解公司的情况下,便要对公司的战略提出质疑,未免太狂妄。
人总是在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、了解自己后,才能做出下一步选择,否则,若是在混沌中前行,总是要到处碰壁。
人贵有自知,了解自己,才能了解整个世界,了解世界,才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能做什么事。
舍得思维
《菜根谭》中有言:才就筏便思舍筏,方是无事道人;若骑驴又复觅驴,终为不了禅师。
意思是刚登上竹筏便想着上岸后要放弃竹筏,这才是不被外物羁绊的高人,而骑在驴上又反复找驴的人,终究成为不了清心的禅师。
为什么很多人即便是很有钱,也会思虑重重,整日皱眉头,不敢放松自己享受生活呢?
因为在他们眼里,钱财是无法放弃的,心灵被杂事占据,就失去清静的空间。
佛说,以大肚能容天下之事为乐事,这便是一种极高的境界,既来之,则安之,便是一种超脱。
既然我们能装下天下之事,又何必无法放下折磨自己的各种小事。
舍得舍得,有舍才有得。
舍得的另一种解释也是给予。水浒传中宋江是位极有争议的人物,梁山众人无不拥护他,都愿喊他一声哥哥。
可宋江不过是个黑瘦小儿,力不能扛鼎、武不能杀敌,众梁山好汉各个武艺高强,凭什么能听他派遣呢?
只因宋江的名号为及时雨,这是因为只要有人有难来求助他,他都能拿出钱财帮持他人,从不吝啬自己的钱财。
他舍得用真心帮助别人,别人也能用真心回报从而收获真正的友谊。
学会舍得,愿意舍得身外的名利和虚荣、舍得风光和潇洒,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。
破局思维
什么是破局思维?
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局里面,比如一个负循环中,由于我们身在其中,没有意识所以感觉不到。
如拖延,做一件事时,我们总是想拖到最后去做,这样会导致未完成的事情积攒的越来越多,久而久之,便会欠下一堆事没能完成。
或是熬夜。事情较多时,我们会在晚上熬夜完成,熬夜后很难早起,久而久之,作息习惯就会变得睡觉越来越晚,早起越来越难。
如此的负能量循环还有很多,我们需要自省,观察一下自己的生活,看还有什么需要改变。
其实,破局也很简单。重要的是,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发现身处哪些负循环中,然后找到某个关键链条打破它。
人总是有惰性,当我们的生活循环往复形成习惯后,再用力改变这种习惯非常难。我们通常需要再使很大的力量才能打破这种习惯。
因为这是反人性的,要对抗我们的惰性,逼自己逃离舒适区。
但如果任由这种负循环发展下去,人生将成一个死局。
学会破局,人生才不会出局。
04
网上有这样一句话:淡定的人生,不是想想就会来的。
通透而幸福的人生也是,想要活得通透,不能只靠想,应该脚踏实地地做。
逃离出舒适区懂得破局、该放弃时学会放弃、保持时刻清醒,利用三种思维,做一个通透的自己。
你觉得什么样的人生才算得上是幸福?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和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