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人其实大多都活得很拧巴
想要什么,想做什么,想说什么都受到条条框框的束缚,即便表达出来,也失去本意
但时间往回拨动几十年,尚在少年时代的我们,敢说敢做,敢大笑,也敢痛哭,生命滚烫如野火,那为什么长大后,反而收敛起真实的自己呢?
一方面或许是条条框框的束缚,另一方面或许便是世俗的眼光
二者封锁真性情,让每个人都成为迎合的工具
今天我们就来聊聊,如何无视旁人,做回自己
01
思虑重,烦恼多
害怕犯错、害怕被人讨厌、害怕旁人多余的动作,即便只是一个眼神
烦恼多的人,必然活得谨小慎微,而这正是在抹杀正是的自我与个性,逐渐成为边缘人物
当你过分在意旁人的眼光和评价时,便意味着你在失去独属于你的光明
心理学中,关于焦虑的章节中提到:太过关注自我的人会更容易抑郁、焦虑。而心理健康的人并不总将目光放在自己身上,而是对探索世界有着莫大兴趣
放下不必要的思虑,接纳自己,才能充实安全感,正如人们常常提到的钝感力,便是钝化对外界的评价,提升自我的能量
当你心中的杂念过多,就必然被外界太多的花花世界左右你的判断,内心根本就不够坚定
同时你还会使用过去的经验决策你的未来,脑海中充斥无数的:我觉得、我感觉、我以为的念头,也许你的以为的是个过错,因此它无形中就替你选择了一个错的选项,所以你会离自己的结果越来越远
所以徘徊于过去,只会让未来的走向复刻过去的模板,从而不断踏入同一条河流,不断犯错,不断自我内耗
有一句话说得好:所有你想要的样子,都需要靠自己雕刻
花时间沉淀自己,刨除多余的想法,专注当下,专注莫一件事,便能极大改变自己的烦恼困境
02
认识自己,改变自己
心理学家阿德勒说:过去的经历不会决定我们现在的人生,真正能决定我们人生的,是我们看待过去的方式
从过去中汲取经验,不是为了重走一遍老路,而是要学会避险,从错误中反省出正确的方向
而太过在乎别人的目光,会失去自我的。我们需要明白,想要活出自我,就需要先重新认识自我
想一想为什么自己会在意外界的眼光呢?
是因为要想获得认可吗?
如果是的话,案或许是因为在童年时分,没有从父母身上获得足够的归属感以及未感受到重视
所以在往后的人生中,都在寻找这样的感觉
但正如前言所说,我们已经走出过去,来到现在,还要去向将来,我们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命运诗篇
如何认识自己,一般有两种途径
外部评价体系内部评价体系
今天侧重讲一下后者,所谓内部评价体系指的就是,我们要尊重自己的感觉,学会摒弃别的评价,只听从内心的声音,享受做事的快乐,这种快乐会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
而这正是我们需要追寻的状态
03
放下焦虑,拥抱自在
害怕犯错,便是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负面的信息反馈上,于是焦虑的情绪就会无限滋生
但如果你在一个良性循环的环境中,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事情,你也能够掌控自己的工作,当你觉得自己与周围都处在一个运转舒适的节奏中时
便是自在
仔细想想,我们都有从焦虑走向自在的过程,就那工作举例,刚到岗位时,不熟悉环境,工作也还没完全上手,同事也说不上话,那种焦虑和不安相信多数人都品尝过
可一旦度过最初的时间,你与同事和谐,与工作和解时,那种自在便会找上门来
而这一切,反倒要归功于你最初的焦虑,因为焦虑所以想要做好事,打好人际关系
就结果而言,焦虑是利弊参半的情绪,它会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,但如果情绪过度,它亦会让你滑向深渊
所以不妨用自己有限的经验去感知那段初来乍到的忐忑心理过程,保持真实与真诚
结语
有人说,一个人一生需要获得3000次表扬,才会建立稳固的心理防线,不被轻易击沉
但如果我们没有机会收到那么多的鼓励,也没关系,专注自己的人生,从每一件小事上,体悟到自己的成长
这又何尝不是自予的鼓励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