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到一首好诗,如饮一杯甘泉。诗人在生活中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,并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,再凝聚成诗行,其中既倾注了自己的深情,也对后世寄寓了期望。
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,他的作品说理深刻,情感真挚。诗人学识渊博,每次读到荆公的作品,不仅增长了知识,而且让心情变得放松,似乎与古人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。下面介绍王安石的一首七律,饱含哲理,读完令人深受启发。
详定试卷
北宋:王安石
童子常夸作赋工,暮年羞悔有扬雄。
当时赐帛倡优等,今日论才将相中。
细甚客卿因笔墨,卑于尔雅注鱼虫。
汉家故事真当改,新咏知君胜弱翁。
这首诗写于嘉祐六年,当时王安石与杨畋一起担任考进士的详定官。有一次他读了杨畋在考场中写的诗,便有感而发。宋朝进士明经科考试,考官设初考官、复考官、详定官三级,录取名次最后由详定官审定。详定试卷,指最后审定考卷。
大宋王朝推行科举考试制度,当时科举要考诗、赋和经义。诗赋讲究声调、对偶和布局,有着种种清规戒律;经义要默记儒家的经典和注释,以便在应考时据以发挥。这种考试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,读书人只会玩弄文字游戏、死背孔孟教条,根本不能选拔真正有用的人オ。
开篇列举西汉杨雄的故事,
童子常夸作赋工,暮年羞悔有扬雄
。扬雄,字子云,汉代著名的文学家,他年少时经常夸耀自己善于作赋,到了晚年,才懊悔这些都是雕虫小技,更是壮夫不为。
王安石一生著述极多,却都是结合实际有感而发,很多作品不仅流传久远,而且启迪深刻。诗人看见那些无关痛痒的文章,觉得他们就是在浪费宝贵时光。
诗人对古代历史了如指掌,接下来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,
当时赐帛倡优等,今日论才将相中
。 汉宣帝赐锦帛,曾把词斌弄臣和倡优并列,现在却从他们这里选拔将相、评论贤能。
倡优,指古代唱歌、演戏之人。汉朝皇帝赐给作赋者的绢帛,与倡优一样多,汉武帝把东方朔、枚皋等善于作赋之人,都当作倡优看待。倡优、将相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也反映了价值观的不同,诗人却感到痛心疾首。
诗人又批评当时社会的不正常现象,
细甚客卿因笔墨,卑于尔雅注鱼虫
。 后世词赋日渐靡丽纤细,弊病甚于扬雄,更低于《尔雅》中对鱼虫的注释。
王安石在给仁宗皇帝的上书中曾明确指出,这种考试是重雕虫篆刻之学,选一些通记而略通于文辞之人,使真正的人才绌死于岩野,作者态度鲜明地鄙视了那些堆砌辞藻、无病呻吟的辞赋。
篇末作者又大声疾呼,
汉家故事真当改,新咏知君胜弱翁
。汉代的旧制度真应当修改,读罢你的新诗,觉得远比那时的魏相高明。故事,这里指旧事例和旧制度。魏相,字弱翁,汉宣帝时著名宰相,他思想守旧,曾把汉初的23件故事汇编起来,上奏给汉宣帝,要他照旧制度办事。
尾句发自肺腑,表现了作者要求改革陈旧科举制度的强烈愿望。宋神宗熙宁四年,王安石担任宰相,他就着手改革科举制度,要应试者写结合现实的论文。
王安石的这首七律态度鲜明,寓意深刻,诗人虽然列举了汉朝的故事,其实却非常委婉地批评了北宋初期各种不合理的制度。扬雄虽然有才,最后却为王莽歌功颂德。而很多寒门弟子,经常无法得到提拔,说明当时的封建科举制度极其不合理。
再细味首联,童子常夸作赋工,暮年羞悔有扬雄。扬雄从小就很有天赋,可是暮年却感到悔恨。之所以出现这样戏剧性的结果,都是因为他太注重形式,也非常善于跟风使舵。人们从中也可以得到深刻的启迪,为人处世要立足根本,不可太关心一时得失,只有踏踏实实,才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