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语:又是一年立秋到,随着立秋的到来,标志着我们终于要告别炎热的夏季。有关立秋的三句经典农村俗语这里非凡,包含了天气、农事和养生三方面,老农民直呼很准确。
明天立秋,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。这时候,太阳已运行至黄经135deg;,阳气减弱,阴气趋强,而气温、降水亦步入转折,自然万物由繁茂走向荒凉。
立秋在二十四节气中地位非凡,立秋的前一天,也就是今天,甚至还被称为绝日呢。而作为绝日,就是季节交接时,地球轨道的磁场和电场会产生振动,由此引发气流、云层等天气变化,出现台风、暴雨等极端天气,从而影响人之性情与身体健康。在过去,老祖宗认为绝日并不是什么黄道吉日。
正是由于立秋的独特作用,老祖宗创造了精彩纷呈的立秋文化。其中,这三句经典的农村俗语哲理非凡,包含着天气、农事以及养生三个方面,农村老人都觉得很准确。
一:立秋天气的经典俗语
别看立秋已经打开了秋季大门,但酷夏的炎热并不会随之消退,没听说过吗?秋后有一伏,还有二十四只秋老虎呢。
所以,真正想告别暑热仍须待日,不过,早晨和晚上已经能明显感觉出丝丝凉意。一般来讲,只有到来白露节,那才能享受真正的秋爽。
由于2021年的中伏有20天,而立秋出现在中伏的第17天,再过三天之后才能迎来末伏,所以热在三伏的俗语依然适用。
另外,早立秋,冷飕飕。晚立秋,热死牛是一句通过立秋时间来判断天气冷暖的经典俗语,此处的早与晚是有不同的标准的。在大周期上,指的是立秋时间中月份的早晚,而小周期中,指的是立秋时间中时辰的早晚。相对而言,小周期相对于大周期更准确。
农村俗语中认为,在0~12点立秋,称为早立秋;在12点~24点立秋,称之为晚立秋。倘若是早立秋,则天气会冷飕飕;而倘如是晚立秋,那就可能出现热死牛。
2021年的立秋出现在8月7号的14:54分,属于标准的晚立秋,所以立秋后的天气,很可能出现热死老牛的情况。
立秋之后,气温与降水的变化,会对农事生产带来影响,这样看来,立秋时间的早晚就显得异常重要。
立秋时间过早,农作物会因缺少足够积温而难以成熟,形成籽粒空瘪和减产。而立秋时间晚,作物则会享受足够的生长期,丰收的概率会提高,所以,农村老农民经常说六月秋,样样丢;七月秋,样样收,表达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。
今年的立秋在阴历的六月二十九日,属于中秋。那么,可能有人会问,今年真的会样样丢吗?当然不会,这些农村俗语大多产生在生产条件非常落后的过去。在科技发达的今天,先进的育种技术,已经可以调节生长期长短,科学的管理技术,让丰收年年成为可能,也使得昔日经典的农村俗语暗淡无光。
但是虽然立秋时间的早晚与收成关联松懈,但如今依然对农事具有很强指导作用,六月立秋,快加油;七月立秋,慢悠悠,立秋时间或早或晚,还是对农事的影响非常大。
进入阴阳转换的秋季之后,我们的身体要怎样适应这种剧烈的变化呢?古人提倡天人合一,顺应天道,这里就牵扯到养生的问题。
在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》中,有过这样的描述,四时阴阳者,为万物之根本,所以圣人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。
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这是老祖宗不同季节的养生方针,也是当今人们强身健体的理论指导。说到这里,可能会有人会问,何为阴阳理论呢?
其实当初的阴阳理论较简单,仅仅以太阳作为标准,晒到太阳为阳,背对太阳就是阴,而后来阴阳学说进行了延展,渗入到任何有联系的东西中,加之后来又融入五行学说,于是便变得深奥神秘起来。
不过无论多么神秘,表达的无非就是顺应,具体到养生上就是与季节相顺应,做符合身体的事,做符合季节的事,吃符合季节的食物。
这样看来,秋冬养阴是不是就比较容易理解了。对于动和静这两面来说,秋冬时节主要以静为主,再去剧烈的运动,那就是做违背身体健康的事。同时,四肢对于我们的身体而言,因为位置低,所以随着秋凉滋生,人们的手脚容易出现麻木,养生时不妨多关注这两个部位,泡脚和搓手是养阴的好方法。
当然,阴阳理论并不是简单地对立,二者还具有消长性,二者相互相跟,相互转化。秋季之后,大自然开始发生剧烈变化,万物繁茂,走向一片萧条,会使得秋悲产生,尤其是不平凡的辛丑年,国事家事中难免有坎坎坷坷,阴凉情绪容易滋生,这时候就需要阳光一般的乐的情绪来克服秋悲。
最后,我们再说一下餐桌上的营养。秋季到来后,我们首先要吃些养阴的食物。例如,麦冬可以清养肺胃之阴。此外,大梨、蜂蜜也是滋阴之佳品。其次,肺与秋凉有关,所以要多吃润肺的食物,例如百合、莲子、山药、藕等。
朋友们,您对这四句经典的农村俗语怎么看?欢迎朋友们留言评论,我们一起热切交流。